适应气候变化,守护健康:解读《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

元描述: 深入解读《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阐述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分析行动方案的策略和目标,以及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促进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参考。

气候变化不再是遥远的议题,而是深刻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尤其是健康。随着全球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高温热浪、洪涝、寒潮等等都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挑战。如何适应气候变化,守护我们的健康?这份由国家疾控局牵头,多部门共同制定的《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路线图。

气候变化与健康:一个紧迫的挑战

气候变化不仅仅是气温升高,它带来的连锁反应对于人类健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往往是隐蔽的。例如,高温热浪会加剧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而洪涝灾害则可能导致传染病的传播,更别提极端天气事件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动荡。

应对气候变化,守护健康:行动方案的战略部署

《行动方案》提出“主动适应、科学适应、系统适应、协同适应”的原则,将健康适应理念融入到气候变化政策体系的每一个环节。行动方案以防范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强化健康适应行动,提升健康促进能力为目标,并分阶段设置了明确的工作目标。

行动方案的重点任务:多管齐下,构建健康适应体系

  • 健全多部门协作机制: 建立以“规划—监测—预警—评估—干预”为一体的跨部门工作体系,实现信息共享,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挑战。
  • 完善政策和标准体系: 推动疾控、卫生健康、环境、水利、气象等部门的政策融合,制定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健康与公共卫生政策和综合措施,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为健康适应工作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 加强气候敏感疾病预警: 建立多部门监测预警与联动响应机制,调查梳理气候敏感疾病信息清单,构建气候敏感疾病监测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公众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疾病。
  • 强化风险、脆弱性和适应能力评估: 研究制定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评估方案和指南,开展重点区域及重点脆弱人群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评估,制定适应能力提升计划,并每年编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评估报告,建立全面性、经常性评估机制,为健康适应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提升健康风险防范和综合干预能力: 研究将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管理融入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项目规划,强化城市与人居环境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提高交通基础设施防灾抗灾能力,增强重点场所和脆弱人群的适应能力,制定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环境下作业人群劳动防护标准,提升气候敏感疾病疫苗研制与接种,降低气候敏感疾病风险。
  • 增强应对气候变化卫生保障能力: 健全卫生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体系,制定平急结合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应急预案,提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引发的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医疗机构应对突发性大规模病患的收治能力和物资储备,加强针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创伤后应激障碍人群心理干预,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服务体系。
  • 增强健康与公共卫生系统气候韧性: 加强绿色低碳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抵抗力和恢复力,提高气候敏感疾病的诊疗能力,完善气候敏感疾病临床诊疗指南、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路径,加强医疗设备、药品和医疗器械储备,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的诊疗、急救、护理与康复技术能力。
  • 营造全社会气候变化健康适应的友好环境: 加强气候变化与健康宣传教育,引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掌握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自救互救措施,提升公众应对气候变化与健康素养水平,开展气候变化健康适应城市、乡村、社区、重点场所行动试点,总结可推广的适应模式。
  • 加快气候变化健康适应科技创新: 加强先进适应技术与健康产品研发,开展适应气候变化与健康领域管理策略、核心技术、关键设备等科研攻关,支持共建“产学研用”对接平台,加强影响气候敏感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气候危险因素和致病机理的基础研究,研发气候敏感疾病的风险评估、预测预警技术、分类分级与防护等适宜技术推广应用模式,开展气候变化健康适应措施的成本效益经济学评价研究,研发气候变化健康数据产品与智能化软件产品,推动大数据智慧化应用。
  • 推进气候变化健康适应全球行动: 深化气候变化健康适应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治理,共建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变化健康适应治理体系,加强对国际组织、区域机构的气候变化健康适应政策、策略追踪对接,推动国际气候变化与健康领域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拓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技术支撑,积极贡献中国智慧。

保障措施:多管齐下,确保行动方案落地实施

  • 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将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统一部署和协调推进,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细化分工和部门任务。
  • 做好支持保障: 加大对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相关保障力度,将气候变化与健康监测预警、实验室建设纳入项目和信息平台建设优先范畴。
  • 强化队伍建设: 设立国家气候变化与健康专家委员会,建立技术联盟,提升智库水平,开展气候变化与健康规范化技能培训和实操演练,提升能力水平。
  • 加强实施指导: 疾控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推动落实行动任务,保障各项任务有效推进,实施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全过程管理,综合掌握各项任务开展情况和实施效果。

气候变化健康适应:一个长期的任务

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挑战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政府需要制定完善的政策体系,加强部门协作,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社会需要提高公众对气候变化健康风险的认识,积极参与到健康适应行动中,个人也要改变生活方式,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共同守护我们的健康。

常见问题解答

Q:气候变化对健康有哪些具体的影响?

A: 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多种多样,包括:

  • 高温热浪: 加重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暑等疾病的发生。
  • 洪涝灾害: 导致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疟疾等的传播,并造成水污染和食物安全问题。
  • 空气污染: 气温升高会加剧臭氧污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 极端天气事件: 可能引发心理压力和社会动荡,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

Q:行动方案的目标是什么?

A: 行动方案的目标是:

  • 到2025年,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监测系统建设和指标体系构建等。
  • 到2030年,重点地区和重点领域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能力、健康与公共卫生系统气候韧性显著增强,全社会气候变化健康适应的友好环境基本形成。

Q:行动方案的重点任务有哪些?

A: 行动方案的重点任务包括:

  • 健全多部门协作机制
  • 完善政策和标准体系
  • 加强气候敏感疾病预警
  • 强化风险、脆弱性和适应能力评估
  • 提升健康风险防范和综合干预能力
  • 增强应对气候变化卫生保障能力
  • 增强健康与公共卫生系统气候韧性
  • 营造全社会气候变化健康适应的友好环境
  • 加快气候变化健康适应科技创新
  • 推进气候变化健康适应全球行动

Q:如何参与到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中?

A: 您可以从以下方面参与:

  • 了解气候变化健康风险,掌握应对措施。
  • 积极参与健康适应行动,为社区做出贡献。
  • 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
  • 支持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健康适应工作。

Q:气候变化健康适应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未来还需要做些什么?

A: 未来需要持续加强以下工作:

  • 加强科学研究,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健康的影响,开发适应技术。
  • 推进政策创新,制定更完善的健康适应政策,为行动提供保障。
  • 提升公众意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健康适应行动。
  •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健康挑战。

结论:

气候变化健康适应是一个复杂的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这份《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为我们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健康挑战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适应气候变化,守护健康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