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机构的天职和宗旨,也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本源”。围绕银行全力支持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新华财经《高端访谈》推出系列报道,深入访谈银行家,搭建思想交流平台,展现金融与实体经济共融共生、共同发展的双赢格局。

  新华财经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吴丛司张威)将柜面服务触角延伸至田间地头、草原牧场,让农牧民足不出户就可办理业务,打通金融服务“三农三牧”“最后一公里”……在内蒙古自治区活跃着这样一支草原金融轻骑兵。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委员、副主任卢晓东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居民分散,依靠固定网点难以满足所有居民的金融需求。作为支农支牧支小的“主力军”和全区金融服务覆盖最广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内蒙古农信是名副其实的“马背银行”。

  “内蒙古农信始终坚守定位、聚焦主业、立足县域,深入践行普惠金融,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力支持乡村振兴,为自治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积极有力的农信力量。”卢晓东表示。

  立足定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951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家农村信用社敖汉旗贝子府信用社成立,以互助合作方式为广大农村牧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资金困难,从此农村信用社登上了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舞台”。

  七十余载几经改制与发展,贝子府信用社已“旧貌”换“新颜”,变为敖汉农商银行贝子府支行。

  “农信人一只‘斜挎包’,一双‘铁脚板’,行走在田间地头、草原深处,是距离大地最近的银行。”卢晓东表示,内蒙古农信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守主责主业,业务发展迈上新台阶。

  截至11月末,内蒙古农信共有市县法人机构93家、营业网点近2200个,资产总额8421亿元、较年初增长10.41%,各项存款余额6673亿元、较年初增长7.13%,贷款余额4351亿元、较年初增长10.80%。

  记者了解到,内蒙古农信始终坚持深耕“三农”沃土,助力乡村振兴。今年以来,内蒙古农信制定了服务“五大任务”17条、乡村振兴发展规划14条等措施,大力开展“春天行动”“丰收行动”和网格化精准营销,细化分解目标,立足优势特色产业,全力支持农牧业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截至11月末,内蒙古农信涉农涉牧贷款余额2725亿元,较年初增加269亿元,占各项贷款新增额63%,较年初增长10.94%。涉农涉牧贷款占比为62.63%,占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25%。其中,普惠型涉农涉牧贷款1655亿元,占各项贷款的38.04%。

  “内蒙古农信大力支持粮食安全和优势特色产业等重点领域,聚焦服务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围绕自治区奶业、玉米2个千亿级和肉羊、肉牛、马铃薯、葵花籽等10个百亿级产业,加强金融供给。”卢晓东进一步表示。

  截至11月末,内蒙古农信在40个产粮大县机构贷款余额1856.21亿元、较年初增加138.86亿元,43个粮油生产旗县机构贷款余额1570.69亿元、较年初增加104.29亿元,支持自治区12个优势特色产业贷款累计投放1086亿元,贷款余额达到1033亿元。

  在巩固脱贫成果方面,内蒙古农信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协同推进脱贫人口帮扶、产业帮扶、定点帮扶、消费帮扶。今年以来,内蒙古农信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贷款9.16亿元、贷款余额19.24亿元、占全区75%,户数4.23万户、占全区76%。全区15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旗县机构贷款余额504亿元、较年初增加32亿元,贷款增速6.85%。

  卢晓东告诉记者,内蒙古农信还通过与“爱养牛”“畜牧帮”“中农深耕”等第三方平台合作,积极发展供应链金融。有效结合土地承包经营权、活体牲畜、动产等生产要素设计信贷产品和服务,积极推广动产抵质押等新型贷款业务。截至9月,内蒙古农信土地承包经营抵押权贷款余额96亿元,活体牲畜抵押贷款51亿元。

  “我们还持续深化信用体系建设,完成对全区1.1万个行政村90%的整村授信工作,为153万户农牧户评定信用。”卢晓东进一步表示,目前内蒙古农信评定信用村达到4772个,信用乡镇达到275个。

  深耕普惠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近年来,内蒙古农信充分发挥贴近社区、点多面广的优势,聚焦普惠金融重点领域,在产品服务提质、业务模式创新、内部流程优化等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升。

  “我们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入手,创新服务模式,丰富信贷产品,保障资金供给合理充裕。”卢晓东表示,在自治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内蒙古农信出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16条举措,持续提升民营小微经济金融供给质量,支小信贷继续保持增量、扩面、提质、降本良好态势。

  在增量上,今年前11个月,内蒙古农信新增小微企业贷款181亿元,占各项贷款新增额的43%。其中,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36亿元,占小微企业贷款新增额的76%。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89亿元、占小微企业贷款60%,贷款余额户数为32.91万户。

  在扩面上,内蒙古农信以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推送的辖区注册小微企业名单为重点,大力开展普惠大走访、金融活水润百业等活动,持续扩大小微企业建档率和授信覆盖面,前11个月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2.2万户、发放贷款166亿元。

  在提质上,内蒙古农信全面推广应用“IPC微贷技术”,有效提升“线上+线下”综合服务能力,创新仓单、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融资担保方式,有效规范贷款集中审查、信贷基础治理等工作,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截至11月,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占比分别达到17.85%、36.95%。

  在降本上,内蒙古农信加强客户分层分类管理,用好支小再贷款和转贷款资金。截至11月,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年同比下降了62BP,向企业减费让利4.76亿元,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不过,随着大型银行业务逐渐下沉,大量优质小微客群被“掐尖”。卢晓东坦言,与大行的金融科技、资金成本和人才等优势相比,内蒙古农信服务的长尾客户面临成本高、风险大、收益低等问题。

  “未来,我们将通过加快信息科技中心建设、夯实架构转型基础、提速新技术应用、加快场景金融布局等路径,强化科技对支农支牧支小等业务的支撑。”卢晓东表示,农信社将努力顺应新时代发展,把“土背包”升级为“科技背包”,赋予“马背银行”新的时代内涵。